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特殊的水、 光、 热等条件, 其初级生产力高, 能量积累快。 据报道, 每年每平方米湿地平均生产9克蛋白质,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有的湿地植物生产量比小麦的平均生产量高8倍。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物种十分丰富。 我国的湿地植物有2760种, 其中湿地高等植物约156科、 437属、 1380多种; 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 无脊椎动物、 真菌和微生物) , 其中水禽大约250种, 鱼类约1040种, 其中淡水鱼500种左右, 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
湿地生态环境复杂, 适于各类生物的生存、 繁衍。 在我国湿地生活的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1/3左右。 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在湿地生活。 湿地还是许多名贵鱼类、 贝类的产区, 以及重要造纸原料芦苇及其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生长区, 如辽河三角洲和博斯腾湖地区就是世界著名的芦苇产地。
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景观, 为人类提供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 例如, 冬季, 洞庭湖栖息着2万多只各种水禽,其中不少是国际级或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对象, 它们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由于其多样性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重视。 目前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关学科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 许多地区成为环境教育和野外科研实践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