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和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
场地水文地质调查须结合周边水文地质流场特点。清晰的流场条件可以有效减少调查的工作量,准确刻画污染晕的扩散范围,有利于后续修复工程实施。
-
水文地质调查是场地污染调查概念模型的框架结构。对于判断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转化及归宿至关重要。是准确刻画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风险评估和后续修复实施方案的先决条件。
-
每个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都有较大不同,污染组组分也复杂多变,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有针对性场地水文地质调查方案。
土壤的组成、分类及分布
地下水和土壤水分和污染质运动数学描述
-
在地下水污染过程中,污染质往往是通过包气带进入地下含水层的,实际上,污染质污染地下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
一是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以垂向运移为主的过程;
-
二是污染质进入含水层后以侧向运移为主的过程。
环境化学基础并与水文地质相结合
砂和卵石对硫酸根的吸附作用很小,等温吸附常数取偏大值,如1.0L/kg,在此源强下,包气带将在3年内被硫酸根穿透,在10年内对硫酸根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尾矿浆中的硫酸根将几乎全部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场地污染调查和修复类的规范导则
地层结构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信息
地层结构对地下水水动力场计算和污染质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计算影响很大。
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的地层结构。
GMS可生成地层立体图和三维剖面图,较准确地反映地层结构。
在地下水污染过程中,污染质往往是通过包气带进入地下含水层的,实际上,污染质污染地下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以垂向运移为主的过程;二是污染质进入含水层后以侧向运移为主的过程。在地层高低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利用散点差值可能在某处出现两个地层交叉的情况。即第二个地层的底板高于第一个地层的底板。